《民法典》解读——保证期间(民法典规定保证期间是什么)

首页 > 债权债务2023-11-18 13:26:18

民法典规定保证责任期间何时起算

民法典担保期限的计算相关规定如下:
1、《民法典》规定,一般保证、连带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保证期间可以设定为除斥期间,在约定不明时可以按主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计算债务到期日起算二年。而在抵押担保中,尽管抵押权存续于主债权存在的始终,但法律也给予了明确的限制,即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二年内行使,时效有中止、中断的除外。
3、司法实践中,亦经常发生约定的保证期间为3年以上,或者七、八年的都有,虽然约定期间明确,不像“二年以上”的约定不明确,但司法机关倾向于按主债务诉讼时效二年计算担保责任期间,既可及时督促债权人主张担保权利,亦可将担保人的担保义务固定,并依法保障其追偿权的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条【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债权人和债务人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不受影响。

相关推荐:

疫情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台班、人工等损失的如何处理(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疫情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台班、人工等损失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和应对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合同不能履行全部归责于合同当事人合法吗(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如何处理)

受新冠疫情影响传统行业前期股权投资方要求提前退出或履行对赌协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对赌协议什么意思)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商业物业的承租人要求业主减免租金的方式有哪些(疫情物业费减免政策)